营销培训课程不能太“迷信”大师,培训效果量化才是痛点

| 2017-03-21 09:17:32

在职场多年的从业人员几乎都接受过各种形式的营销培训课程,不论是企业内部培训还是专业的培训机构,根据调查得出,培训过程中讲师讲的口若悬河,受训者依然不知所以然的大有人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的效果也没有具体的量化方式,这样的培训方式无疑是浪费人力物力的。

事实上,这样的培训方早就念歪了经,遗憾的是,讲师和听众还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1.jpg

什么样的培训最有效?

很显然,关键是能对企业有帮助,能看到当前存在问题之所在,能对培训效果进行量化,让受训者培训完有所收获,并能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有的放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管理层都在把培训当作时尚潮流追逐,从领导者、中高层管理者甚至到普通员工,都在盲目追随热点课程,急功近利,培训方式传统,不能跟时代的潮流紧跟。更甚至于讲些带有颜色之类的笑话来带动所谓的气氛,他们为了迎合培训市场的浮躁心理,挖空心思制造很多噱头再加上花里胡梢、令人眼花缭乱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培训,表面看是让受众远离了枯燥的管理思想诠释,真正结果还是受众远离了培训真谛的精髓,收获寥寥。

真是如此,许多培训公司单纯只是销售培训课程,而且课程内容千篇一律,企业员工在被动地听完课之后纷纷抱怨学习效果不如人意、对实际工作帮助不大。

衡量一个好的营销培训课程标准光让人听了立马有启发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立马能做,做了有效这也就是他所总结出来的实战、实用、实效原则,事实上,一些企业想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培训讲师,真是难上加难!

每每为企业进行完培训后总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萦绕在心中,喜的是培训讲课的效果十分好,受培训的人员都觉得非常受用。可在高兴的同时也同样收到了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这样的反馈:他们在培训这个事情上都走过弯路,一些不良的培训企业甚至差点把他们的企业带入死胡同里,这又怎么能不让人感觉到悲哀呢?

这些企业原本都是带着问题、带着期望的找到培训机构,希望通过培训解决企业问题,提高员工整体作战素质,以便面对今后更严峻的市场环境。可是往往一场培训下来,看似热火朝天、群情激昂的场面一等结束后却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到底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解决没有,员工得没得到提高,老板心里没底,员工心理没数,只感觉着培训的钱是又打了水漂啊。

其实,现在的很多培训都已经变了味道了,害惨了很多急于解决问题的企业。

有很多机构所谓的“培训”,都是本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原则,要么课程教材通用、千篇一律;要么内容教条、形而上学,培训方式过于呆板、陈旧,缺乏创新,在会议室里训人或者是教条般地讲死理论,没有真正实战的案例;要么就是一些所谓的“大师”在装腔作势,没有经过市场的历练就敢指挥企业该如何如何,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一般来讲,企业寻找并确定营销培训师,都存在以下一些相似的问题。

一、找寻企业直播培训平台方向模糊

企业寻找直播培训平台,普遍采取的办法是与培训公司沟通或者外包给培训公司,这是最快也最省的一种方式之一。但是,相对于大多数国内中小型企业而言,企业寻找直播平台的时候,一般是现实中需要提升或者需要解决问题等的时候,实际上培训承载着在“知识、技能、态度”某方面的发展,相对销量提升、份额提高等具体指标来讲,可能对企业有其它不可比拟的重要性。所以,不但应该多种方式来找,如同“大海捞针”还得讲究原则“丝丝入扣”。

如果是一些行业,行业的营销能力不强,需要开拓与突破行业的营销能力限制,那么,选取一些既有多年丰富经验,又一直在进行总结,同时又形成自己的营销体系的国际一线品牌出来的职业经理人作营销培训师是最合适的。他们能给企业以最有冲击力、最有效的借鉴与启示,能使企业获得竞争对手没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缺乏培训师双方沟通

现实中会存在大量这样的问题。企业往往会通过各种媒体知道培训公司或者营销培训师的联系方式,但大多最后都是在与培训公司或营销培训师的助理沟通,很少能与营销培训师进行直线联系。这在很多情况下存在信息没传达到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无论是日程、合作形式、企业应该让培训师知道的一些基本情况,还是课程内容与课程需求等等,最好第一时间让讲师知晓或者与其沟通调整,这是培训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迷信培训师案例讲解

很多企业只要一请讲师,不能缺的要求肯定有必须有案例,最好是同行业的,最好是直接的竞争对手的,最好是一些标杆企业的。其实,案例培训现在存在很大的误区。

案例教学,没有分析与总结,不能与现实有一定的联系,就成了故事会。由于案例的另一面解释实际就是“事情”或者“故事”,学员当然喜欢,但一定要记住案例是用来分析与总结所用,是通过分析总结出来经验以后,能否给企业带来启发,能否将经验嫁接到企业自己的应用与实践当中。所以,有的企业要求讲师要讲案例,他只能从国外的一些教材或者大家都在讲但情况一点也不同的案例,虽然生动,但对企业来讲,可能一点用处都没有。

案例教学,如果太多案例,就变成了资料累积,在课堂上就显得很散,显得堆砌。案例教学,如果选的案例不能为企业所用,会浪费掉整个的培训时间。所以,企业要求的案例教学,有时也得三思。

一个合格的品牌营销管理培训导师应该是一个具有丰富营销实战经验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出身学府,而甚至连“一根针都没有亲身卖过的人”。只有自身本来就具有丰富的营销实战经验,才能使得自己的培训引发大家的共鸣,须知所有参训的学员都是市场实践者。千万不要将培训变成理论的叙述以及技巧性游戏的天堂,脱离了实战的培训只能是空谈。

上一篇:避开直播风口,错位竞争将成为重要策略

更多详情请点击  :http://www.rongkecloud.com/product/live/